本篇文章2981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统计了三年的数据。 这22个城市正在收缩。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年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点任务》,收缩型城市这个名词首次出现在我国官方文件中。

时间回来一年了,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的龙瀛发现了中国的秘密。 用计算机进行5万次ctrl+c、ctrl+v,在地图上显示我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后,龙瀛指出,中国国土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或1万多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人口在2000-年间减少。

快讯:近三年22个城市或正在收缩 16个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我们有城市扩张、经济增长的习性,如果说人口突然减少、城市收缩,你会担心吗?

收缩型城市是一个来自国外的概念,国内学术界也研究了多年。 收缩的城市是什么? 龙瀛用一次演讲来定义,是人口逐渐减少的城市。

在《年新型城市化建设要点任务》中,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转变惯性增量规划思维,严格控制增量、盘活库存,将人口和公共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

中国到底有没有那些城市在收缩? 目前没有官方数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特别研究员龙瀛的研究表明,从2000年开始的一年间,中国共有180个城市人口流失,减少了国土人口的三分之一。

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吴康发表的研究成果,2007~年间,中国的84个城市发生了收缩。 这些城市连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

于是,城叔叔做了简化版的统计,22个收缩型城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关于数据统计的证明

资料来源:住建部发表的年-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共666个城市。

统计指标:城镇常住人口(城镇人口+城镇暂住人口)、人口密度(城镇常住人口/城镇面积)、建设区面积。

收缩型城市的判定:城市常住人口连续第三年减少

统计弊端:只有三年的数据,容易受暂时因素的影响。 只考虑城市常住人口的变化,缺乏经济效率、教育水平、产业结构、老龄化等因素。

16个收缩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单纯从全年城镇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来看,666个城市中有22个连续3年减少。

显然,这三年发生人口流失的城市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分别为6座、5座、5座。 位于东三省的收缩型城市的比例达到了73%。

其中,6个城市的城镇常住人口3年流失率超过10%。 辽宁新民、营口、开原3个城市的流失率都超过15%,有的甚至接近20%。

只有位于东三省的12个收缩型城市,随着人口密度连续3年的下降而同步。 辽宁尤为突出,年-年间,每平方公里土地人口减少约3884人,黑龙江佳木斯此后3年人口密度减少3047人/km2。

东三省的收缩型城市大多是资源枯竭性城市。 由资源产生,同样也因资源枯竭而衰退。

黑龙江鸡西又称百年煤城,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年煤炭形势好的时候,煤炭产业占经济整体的24%以上。 受全国煤炭市场下跌的影响,鸡西煤炭产销量价格下跌,加之多年来自身结构性、资源性、体制性矛盾等诸多因素,全市经济曾徘徊在地平线附近。

快讯:近三年22个城市或正在收缩 16个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同样因病而同情的还有大庆。 恐怕国内没有一个城市像大庆一样,对油气产业衰退和石油的诉求感到疲累。 2001年以来,这个gdp增长率至少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城市,以年-26.83%的gdp的名义增长,打破了神话。

数据显示~年间,大庆市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减少约450人,城市gdp减少34%,人均gdp减少39%。 城市的收缩现象非常明显。

重工业城市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必须面对产业衰退和人口流失的双重危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被拆散,老龄化,营商环境差,过去经济体制的综合矛盾在东三省很突出。 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很多东北城市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但那时南方沿海还是几十万的中小城市。

随着能源经济的下行,资源型城市受到很大的冲击。 加上改革开放快速发展40年,人口从这些资源型城市转移到了有利于创业和提高收入的地方,即人口和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口流失、城市收缩最先发生在东北地区。

人口在减少,面积还在扩大

城市常住人口连续减少,城市叔叔发现城市建设区域面积持续增加。 这意味着人少了,但城市建设的设施相对多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资源的失配。

在这些城市中,情况最明显的是开原市(辽宁)、吉林市(吉林)、通化市(吉林)、大庆市(黑龙江)。

其中,吉林市、大庆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属于ⅱ型大城市,而且也是当地省会以外的第二大城市。 城市常住人口、建设区面积下降1升,吉林市、大庆市作为当地第二大城市的挣扎。 这些人口外流,但有扩张建设的趋势,问题是有这样迅速的发展趋势,现在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利于城市的紧凑快速发展。

快讯:近三年22个城市或正在收缩 16个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除了上述1升下降外,还有城市常住人口没有连续减少,但城市人口密度连续下降的非紧凑性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城市。 也就是说,在整体的这三年中,城市常住人口的流入速度不及城市面积扩大的速度。

这种情况的城市不少,北部和西部有重要的集中。 包括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晋中、辽宁铁岭、四川邛崃、四川遂宁、陕西渭南、甘肃金昌、新疆乌鲁木齐、新疆阿克苏、浙江温州、河南开封。

其中最突出的两个城市是山西晋中和浙江温州,这两个城市常住人口逐年增加,但人口密度逐年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是唯一一个人口密度在3年内持续下降的省份,城市常住人口连年增加。 这三年间,山西省整体土地的城市化恐怕比人的城市化要快。

这些年流行的造城之风,相关争论也很大。 新城区称,早在年中,国家发改委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144个地级城市提出建设200多个新城新区。

对此,丁长发认为,我们的土地利用不够集中,不够紧凑。 中国人均土地消费130平方米,欧美国家70平方米,这中间的浪费不少。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土地面积的大小也不是正相关的。 香港约有740万人,新加坡约有560万人,但其土地面积远远小于约400万人的厦门。

快讯:近三年22个城市或正在收缩 16个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事实上,目前中国城市急需进入,正在进入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精细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学家周其仁今年早些时候提出了今后30年,中国必须从流动大幅度转变为集聚。 地方政府要把观察力从硬件变成热门,建设紧凑、全球、法治城市。

快讯:近三年22个城市或正在收缩 16个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对于收缩型中小城市,此次《任务》强调瘦身,转变惯性增量规划思维,严格控制增量、库存,将人口和公共资源集中到城市地区。 说的也是这个理念。

为什么首先缩小的是中小城市?

三年来,城镇常住人口逐年减少,大部分呈收缩趋势的城市为中小城市。 从城叔统计的22个城市来看,只有3个属于大城市范畴,城市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其余19个都是中小城市。

为什么中小城市会更先收缩?

丁长发认为这与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有关,在金字塔型城市体系下,等级越高的城市,越能获得更高质量的要素,特别是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公共产品。

在优秀的公共服务的吸引下,这些高级城市可以凝聚人才,凝聚产业。 相反,公共产品薄弱的中小城市,留不住人才,产业推进也更困难。

他还表示,在欧美,许多小城镇走出了小而美丽的快速发展道路,但其背后有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市等一流大学等高质量公共产品的支撑。 在美国,那个小城市的一个特殊之处是,全美有5000多个运输机场,许多小城市也合并成了航空互联网。

快讯:近三年22个城市或正在收缩 16个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在现有的体系下,我们的中小城市还缺乏一套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丁长发向城叔叔强调。 但是,关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必须要问谁出钱吗? 进而,最终回到其学术界长期以来讨论的话题是中央与地方的权益关系和土地财政相关机构的体制改革。

标题:快讯:近三年22个城市或正在收缩 16个城市集中在东三省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