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网北京11月27日(记者徐虹刘佳) 11月26日,习主席主持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再次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副本。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多次树立德树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各学段,勾结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重视教育实效,实现教育实效,贯彻教育实效。 年内,习大大总书记已经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这次确定了全社会齐心协力,要求以劳动教育夯实德树人基础,进入全面培养劳动教育的新时代。

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吸取五教并举地进行劳动教育

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几度跌落,受到重视的程度和实施效果发生了曲折变化。 在新的历史时期,劳动教育空前受到关注,习主席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年,根据习大大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表《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工作目标,通过劳动的教育加强其他四育,达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创新的效果

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年9月10日,与当前部分青少年存在的不爱劳动、不能劳动、不看重劳动成果的现象相比,习主席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这篇重要讲话明确地指出了全面快速发展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纳入全面培养劳动教育的教育体系,正式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在各级学校开设劳动教育课。

时隔4个月,习主席主持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再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全社会齐心协力,全面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用劳动承载中国梦。

新时代对劳动教育是新的

因此,劳动教育不仅占有五育并行的权重地位,而且成为我国未成年人梦想光明未来的比较有效的道路。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在新的哪里? 它不仅是学习劳动技术,也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补充,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线索。 劳动教育怎么办? 各地、各学校不仅要争先恐后地将新双脚扎进土里,还要跟上新时代,携手大脑,全面育人。

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3万学生下地学习农业。 11月5日,北京教育系统在意新一代职工委员会劳动教育基地将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北京农机试验所揭牌,此前,北京市包括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农业学院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3个劳动教育基地全部录取。 据中国网记者介绍,仅今年,北京市就有约3万名学生基本完成了农业学习活动,约占同期学生的3成。

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近年来,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学农、学工和游学实践育人新格局。 走两步让全市的中小学生真的下地。 首先,扩大市级试点范围。 将石景山区所有初中二年级学生纳入学农活动范围。 迄今为止,学农活动覆盖城六区110多个学校,其中东城、西城和石景山中学全部覆盖。 全年学习农业的学生人数达到近3万人,复盖了同期学生的近30%。 另外,还将在线选课,在线实施农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全面学习农业选课平台的功能,探索学生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的新模式。 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实施模式,试点了教育供给侧改革试点,其中1.3万人以政府采购服务形式完成。

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并且各地也积极应对,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整合劳动教育和学科教育、家庭教育、综合实践课程,特色地方课程和地方示范浙江在中小学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开垦精神在劳动中传承的甘肃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农耕文化,提高核心素养的广州在课 建立了基地教育三位一体推进机制青岛将学生参加劳动教育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石家庄将花3年左右在全市建设10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另外,很多学校也已经兵马不动,饲料迈出了劳动教育校本化的第一步。 劳动教育回归课堂,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学习农业,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也向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全国中小学生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劳动教育与时俱进,认真吸取各类新创意的思想营养,丰富和完整劳动教育的课程体系,发挥一个劳动教育基地的作用,促进青少年学会的生存、成长

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劳动最光荣的是行动,是育人的价值观。 70年如同太空梭,但劳动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没有改变。 在新的时代,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齐心协力,把劳动教育武装成育人的利器,才能使劳动成为最光荣、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口号,用劳动承载中国的梦想。

标题:快讯:让劳动赋能青少年 “五育并举”托起中国梦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jyxw/1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