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3字,读完约2分钟

今年是扶贫的关键时期,各地扶贫攻坚工作仍在积极展开。 四川省农业科技部门在科技的帮助下,为方便农民土地调整种植结构,使贫困村有了一点特色产业,增加了收入。

目前,四川凉山德昌县高丰村的枇杷成熟,农业专家指导村民们如何收获、包装果实。

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的谢红江:在我们这里快速发展早熟枇杷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而且成熟期与福建、广东相比,30天到40天早熟。

以前的高丰村,祖祖辈辈以种植玉米和水稻为生,收入不高。 省农业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经过考察,把枇杷引入这里。

德昌县高丰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再平:我枇杷第一年结了果,挂了120斤,第二年卖1000元,第二年卖10000元。

看到最初试制枇杷的人成功了,村民们纷纷参加。 目前,高丰村带动辐射周边乡村,集中种植枇杷2万亩,村民人均收入也增加到10000元以上。

在昭县,今年3月,当地30亩集体土地成为农科院蓝莓试验田。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董顺文:蓝莓种植后,生命周期可达三四十年,三年后进入丰产期,产量可达千斤多一亩。

在科技救助过程中,四川农业科技部门通过科学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和环境特色,进行了示范诱惑,帮助农民调整结构,迅速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副处长陈沧桑:我们对比这7个未摘帽子的贫困县,各县明确一两个特色产业,一院领导各负其责,明确一个专家队伍和首席专家,开展科技扶贫和成果的示范转变。

标题:快讯:四川凉山脱贫增收路上的“农科印记”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