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69字,读完约9分钟

作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特别是高学历人才始终是各城市和地区争夺的焦点。 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可以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促进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 因此,各城市每年都会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快速发展。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我国36个主要城市(即31个省会以上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常住人口比例仅为19.1%,但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 grp )比例为40.2%,其他城乡为80.9%的人口, 因此,以北上广深为龙头的大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非常有吸引力。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在各种就业流动中,城市间流动是高校毕业生非常关心的流动。 那么,高中毕业生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现状如何呢? 毕业生就业中城市间流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流动收益是多少? 笔者根据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含33所高校18076名毕业生),参考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商业吸引力排名》城市类型划分,分析上述问题,为高校毕业生个人提供升学和就业决策参考, 期望政府进一步开放劳动力市场,鼓励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并能提供高等教育改革和快速发展资金。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高中毕业生不流动,谁流动,怎么流动

参考菲戈安对流动的分类做法,根据家庭所在地、学校所在地和就业所在地的组合情况,将高中毕业生流动分为以下五种类型:一种是继续流动,学生为了上大学而从升学地流向大学所在地,毕业后; 二是回归潮流,这意味着学生为了上大学,会发生从出生地到高中所在地的流动,毕业后从大学所在地回到出生地就业。 三是前期流程,意思是学生从出生地流向高中所在地就学,毕业后留在大学所在地就业。 四后期流动是指学生留在出生地上大学,毕业后搬到其他地方就业。 五、不流动,意味着学生在升学地学习,毕业后也在升学地就业,没有发生任何流动。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总体上,笔者调查发现,87%的高校毕业生在求学或就业过程中发生了城市间流动,而同年毕业生跨省流动的比例为42%,45%的高校毕业生在求学或就业过程中发生了省内流动。 发生城市间流动的学生中,继续流动的高中毕业生为32.7%,回返流动为21.9%,前期流动为28.9%,后期流动为3.5%。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从高校毕业生家庭所在城市的类型来看,毕业生流动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所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水平较高,毕业生回归流动的比例越大,持续流动和前期流动的比例越小。

具体来说,一线城市毕业生在当地的就业比例达到72.2%,其中44.9%的毕业生在求学或就业过程中没有发生城市间的流动,27.3%的毕业生在异地学习后选择了回到家庭所在城市就业。 城镇毕业生在当地的就业率达到47.1%,继续流动和前期流动的比例分别达到22.3%和27.1%。 三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的比例不到30%,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流动或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就业。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笔者进一步分析了求学或就业过程中城市间流动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是流动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去向,在这两个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 可以看出,与三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相比,一线和二线城市对高中毕业生的牵引力较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趋势呈向上趋势,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在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三线城市和其他城市就业,发现积极有效的就业激励政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起着积极的作用。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什么因素影响了高中毕业生的城市间流动

在人口统计特征上,高中毕业生城市间流动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有不流动的倾向,男性很可能继续流动。 民族、独生子女与否,户籍没有明显影响高校毕业生城际流动模式的选择。

从家庭背景因素来看,县家庭毕业生比农村家庭更有可能进行持续流动、回流流动、前期流动,城市家庭更有可能不选择流动,而不是持续流动和前期流动。 与家庭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毕业生相比,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毕业生更倾向于流动和后期流动的家庭年收入在10001-20000元之间的毕业生,更有可能产生回流的家庭年收入在20001元以上的毕业生,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从人力资本因素来看,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相比,担任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有可能在城市之间继续流动,回归流动,进行前期流动。 与本科生相比,专科生持续流动、回流、后期流动的概率明显较低,研究生进行前期流动的概率明显较高,进行后期流动的概率明显较低。 大学类型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城际流动的重要因素,大学高层次毕业生毕业,进行流动的可能性较高,与原985高校毕业生相比,原211高校、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持续流动,回归流动的可能性较低。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从区域经济方面的因素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高校毕业生城际流动模式的选择,特别是持续流动、前期流动和后期流动有显著影响。 就业城市对高校毕业生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就业城市人均grp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rp的比例越高,毕业生异地就业的可能性越大,进行回流流动的可能性越小。 从家庭所在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来看,家庭所在地人均grp和第三产业产值占grp的比例越低,毕业生越倾向于异地就业,这反映出家庭所在城市对高校毕业生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高中毕业生城际移动的价格和利润怎么样?

笔者分析了不同流动模式毕业生的利益和价格,结果发现不同流动模式毕业生的利益和价格存在明显差异。 从月工资来看,持续流动者最高,为5271元,前期流动如下,流动和不流动者的月工资较低。 从求职价格来看,返回移动的毕业生求职价格最高,后期移动者次之,前期移动者最低。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从毕业生家庭所在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家庭毕业生来说,前期流动毕业生月收入最高、价格最低的二线城市家庭毕业生来说,持续流动和前期流动的月工资高,后期流动和不流动的求职价格最低的三线城市毕业生来说,前期流动和不流动的月工资 前期流动和不流动价格低对于其他城市的毕业生来说,同样持续流动和前期流动的月工资也很高,前期流动的价格最低。 由此可见,对高校毕业生来说,选择前期流动和持续流动是获得高薪的第一种流动模式。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分解结果表明,就业流动可以显着提高收入,但单纯的就学流动不能显着提高收入。 与流动的高中毕业生相比,持续流动的、回流的和后期流动的利润明显更高。 其中,后期流动的收益率最高,为14.5%; 其次是持续流动的收益率为10.7%; 后期流动的收益率很低,为4.91%。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鼓励市场导向、政府微调和高校毕业生自由流动

实证研究结果认为,对推挽理论的支持表明,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城际流动中发挥着重要意义,经济快速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对高校毕业生的拉力作用越强。 因此,要逐一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重要意义,健全市场机制,畅通流动渠道,规范流动秩序,完善服务体系制度,促进大学毕业生城市间合理有序的流动。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从世界城市快速发展的规律来看,经济快速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城市化率越高。 世界银行《世界快速发展指标》数据显示,年全球平均城市化率为54.8%,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平均城市化率分别为81.5%、51.8%和32.4%。 另外,越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从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的现象越突出。 旧金山、洛杉矶、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这些城市生活人口密度越来越高,聚集了高层次的人才。 美国各州各城市人口和经济规模分布非常不均匀,但地区/城市快速发展没有很大差异,人均gdp反而是统一的,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并不高。 虽然美国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高校毕业生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但没有证据表明高校毕业生就业自由流动会加大地区/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差距。 因此,将大学毕业生的资源配置在市场上应该更有效率。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并认为,由于市场失灵情况的存在,针对特殊领域、特殊单位、特殊岗位、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特殊需求等,应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收大学毕业生就业。 特别是对于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相对较弱的三线城市和其他城市,除了积极提高经济快速发展水平外,还可以通过弱化流动壁垒、出台激励政策等方法,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当地积极就业。 有为的政府要为比较有效的市场创造良好的快速发展环境,并瞄准市场失灵快速发展的领域和部门,为政府和比较有效的市场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经济和就业更好的快速发展。

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对高校毕业生来说,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流动的重要因素。 笔者的建议:高校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培养适合劳动力市场的各项能力,增强流动意愿和流动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才的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其实现。 特别是有创新意愿和创业诉求的毕业生,越是大城市,创新人才越集中的地方,技术和资金越丰富,创业环境越好,成功的概率越高。 因此,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应该更好地结合个人的趣味性、专业性和工作,发挥个人所学所长,使个人效用最大化,对社会也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岳昌君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邱文琪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标题:快讯:大学毕业了,你往何处去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jyxw/1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