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6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南昌3月25日电题:校招频率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新华社记者姚子云、邓瑞璇

又去一年的学校招生季。 记者最近在江西、广东等地调查发现,部分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面试过程中存在一些奇怪的现象。

公司虚假招聘、强毁约、要求不定,应聘者遭遇花式被坑

去年9月,江西财经大学应届毕业生徐震宇找工作,签订三方协议。 他对这份工作很满意,面试时明确表示是运营岗位,但据说企业后来以能力不足为理由将他调到销售岗位。 招聘的毕业生全部调走了,但由于公司难以招聘、销售,招聘时引入大门,采用了进洞的手段。

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虽然有一点房地产公司,不打算招人,但是在就业季聚在学校,以学校招聘宣传的名义给公司做广告。 据徐震宇介绍,也有来学校做宣传的公司,但据说学生投简历的时候不是211大学,所以几乎不能录取。

遭遇花式坑的是广东某高校研二毕业生朱小玲。 经过多次面试,击败了几十个同行竞争对手,她终于被有自己心仪的互联网企业口头录用。 但是,在等待录用信之前,她被企业暂时取消了录用计划,说没有就业就失业了。

最近,江西农业大学的国土资源和环境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姚冬辉一样郁闷。 拥有学生会经验和实习经验的他,在面试中多次受挫。 他说我的能力太强了,不适合这个岗位。 姚冬辉无能为力,能力太强成了拒绝的理由,他成了一些讽刺。

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另外,一点的毕业生抱怨公司的要求无法预料,缺乏人文关怀。 遇到常见的公司招聘,要求高学历。 他们需要的只是解决正常事务的双手,至少要求研究生学历。 南昌某高校应届毕业生贾斯汀表示,相反,有些公司能力强,不愿意招收高学历学生,害怕人员流失。

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学生磨练经验,热闹非凡,能力不足,公司也受伤了

烦恼不仅是求职季的应聘者,招聘者也很烦恼。

公司宣传、招聘,一个接一个,让一些学生放宽了心。 一个学生没有认真考虑自己想做什么样的工作,只是抱着热闹的心情,走在哪个公司的招聘会上,每次见到展位都会投简历,但网上收不回来。 也有人终于来了,面试时连企业名称、主营业务都不知道。 深圳一家企业的人事主管戈齐说。

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广州某大学大四学生小培刚参加校内组织的招聘会,10份简历都投了。 培先生说,以前实习经验少,也不知道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只是抱着海投的心态,在面试中哪个比较好。

学生还有点不同。 戈齐介绍说,他们能力很强,面试一定会来。 在offer联合收割机上,为了拿到很多录取信来刷存在感,骑驴找马的心情不少。

另外,代考已经成为一些应届毕业生心照不宣的求职,困扰着公司。

江西某高校财经专业毕业生小余刚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一眨眼就接到了另一家公司的笔试通知。 虽然两家碰上了时间,但他不想放弃,委托同学代为笔试,说明其实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战场上战斗机出场带着官僚机,找工作也一样,经常和室友一起跑。 南昌某高中的大四学生告诉记者,面试时要互相陪伴,有照应,内心有潜力,还能磨练面试经验。

参加校招,学生没有面试经验,多次尝试也无可厚非。 但是,有些学生不注重提高专业素质,期望通过提高面试能力来迷惑招聘公司。

有些学生很了解面试的方法。 这增加了我们选择的难度。 南昌某媒体企业负责人周毅博表示,在一些面试中,对于像随大流、侃侃而谈的学生,在被企业招聘后,无法工作。 一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不擅长最基本的财务报告。 我不知道三个专业的问题。 找个合适的毕业生也不容易。

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增加交流,提高能力,多方合作解决面试难题

对比面试中发生的怪事,业内人士认为,需要加强多方的联动,了解彼此的诉求,解决面试难题。

面试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公司在面试应聘者,应聘者也在注意公司。 江西财经大学就业指导老师曹雯表示,公司要尊重学生,多考虑学生感受,不设不合理门槛,不盲目提出要求,根据岗位实际诉求选择合适的人才。 按照研究生的要求不量本科生,不能让马拉的大车。

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与已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相比,南昌工程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黄春文警告说,毕业生找工作简历不能指望打广阔的网,面试必须更早准备。

黄春文建议,在投简历之前,学生必须了解所投企业的具体情况,综合网络新闻,告诉老师和同学,然后决定是否投简历。 得到面试机会后,要更加端正态度,积极准备,不要以磨练经验为目的接受面试。 否则,毕业生会不断在面试中失去自我,最后拿到录取信可能也不会满足。

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首先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信息,提高个人素质,在面试时更有自信。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徐喜春说。

学校也不能是空位。 业内人士认为,学校可以通过带学生参观公司、邀请领域人士担任职业指导等方式,与学生建立领域联系,增进双方对信息表达的了解。 并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标题:快讯:校招频现“奇葩”事——部分高校毕业生面试现象调查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jyxw/1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