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74字,读完约7分钟

中国报道(赵文琪报道)包鹄镇位于重庆市丰都县西部,该镇主体是离长江南岸不远的小盆地,当地称为包鹄堤。 包鹄堤周边有很多高山坡地,丰都县的肉牛产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从贫困村到肉牛村

包鹄镇飞仙洞村位于包鹅堤西南坡地,曾是国家级深贫困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困扰当地村民,农户除外出务工外没有稳定收入。 原来飞仙洞村民也养牛用于耕地,但受经济水平的限制,数户人家可以共同养牛。

转折发生在2002年,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现合并为西南大学)将南方肉牛改良的科研项目放在丰都包鹄镇,当时以飞仙洞等两个村为试点,引进红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等8个良种,与当地黄牛杂交

现年48岁的张升鱼过去在国外工作,2002年以科研考试为契机开始养牛。 当地政府向养牛户提供折扣小额贷款,张升鱼也贷款购买了3头牛。 十几年后,目前张升鱼经营的丰都县升鱼肉牛养殖场已经一年盈利四十几万。 年,张升鱼成立丰都县雁塘湾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22户农户入职,统一饲料供应、统一销售产品。 该合作社目前年纯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记者访问期间,张升鱼带着记者来到附近的曾报昌的院子聊天,仅几年前在穷人家曾报昌一家,开始养牛后,年末脱贫,现在一年有十几万的收入。 近两年来,三家贫困者通过小额金融贷款迅速发展肉牛养殖成功脱贫。 养殖业对技术的要求有点高,但收入很快,一个周期养三五头牛,早就脱贫了。 包鹄镇党委推广委员易波说。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张升鱼和他的养殖场(今天中国喻捷摄)

飞仙洞村肉牛养殖户曾向昌报告过

飞仙洞村有446户,从水库到山上约1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6个村民群体,肉牛产业迅速发展后,目前只有1户家庭因病未能脱贫。 在养牛的农户中,饲养3头以上牛的有60-70户,最多的1头张金威一家饲养了200头以上。

最初的政府在为肉牛养殖迅速发展提供贷款的同时,还划拨资金让农户养活,尝到甜头后,农户开始自主养活。 早期养牛巨头也在积极发挥推动作用。 例如,张金威家每年至少要接十几个学徒。 他们有些来自丰都其他乡镇,有些来自忠县、石柱、武隆等周边县。 学徒不收学费,吃管道管理,在张金威的养殖场打工,学习技术。 包括阮的养牛技术来自西南大学的农业专家,而现在各养牛专家都是专家,包括阮的技术是渝东南整体最好的易波学说。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大户张金威

张金威的牛圈

据丰都县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介绍,丰都县为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4项奖励扶持政策,一项为农户购买小牛,每头提供200-250元的补助。 二是比较母牛小牛生产奖励,农户有5头以上母牛,生产5-9头小牛,1头小牛补贴500元,10头以上补贴800元;三是免费提供冷冻精子;四是县有机肥加工厂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首先是包鹄的南方肉牛的改良,然后是恒都的肉牛产业。 触及了都县肉牛养殖的历史,易波自豪地说。 恒都是总部设在丰都县高家町的农业集团,于2009年成立。 发现养牛可以摆脱贫困后,丰都县引进恒都企业,完整养殖产业链,带领全县养牛,周边忠县、石柱、武隆的肉牛养殖也从包鹄开始。 恒都公司在产业链中的首要作用是屠宰、加工、销售。 养牛的农户要么购买小牛,要么自己饲养小牛,在家庭牧场饲养8到10个月的小牛由恒都和其他公司收购,经过约8个月的育肥之后屠宰销售。 丰都的肉牛产业率领约2万户农家参加,其中包括2000户以上的贫困家庭。 农户的参加包括养牛、牧草栽培、进军龙头公司等多种形式。 像张升鱼这样的养牛户可以自己种植牧草,张金威家从养牛扩展到饲料供应。 酒糟是酿酒后剩下的残渣,可以和牧草一起养牛,张金威在扩大养牛规模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机会,从周边县区的酒馆收购了酒糟,供应给整个渝东北地区的养牛户。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变成宝藏,生态养殖

截止到年末,丰都县共有15.7万头牛的饲养栏。 牛每天排便25-30公斤,相当于全县每天产生约4千吨以上的牛粪,如果处理不及时,将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 飞仙洞村民回忆说,从2007年开始,这几年是肉牛养殖迅速发展的时期,养殖户忙于扩大生产规模,忽视了环境污染问题。 只有牛粪的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作肥料,剩下的未解决的粪污让村子里的蚊子和苍蝇到处聚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易波回忆说,当时进村站不住脚。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的粪尿不仅占有土地,滋生病菌,而且渗透到地下会污染水源。 丰县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当地水质关系到中下游数亿人的健康。 如何树立上游意识,处理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是一个重要议题。

年,丰都县提出建设中国肉牛之都,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丰都加大了肉牛产业污染的治理、管理力度。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年建成的丰泽园有机肥工厂位于恒都肉牛养殖基地旁边。 该基地现有肉牛饲养场约5000头,其牛圈设有自动铲粪系统,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定时收集牛粪,集中后用掏粪车运往旁边的有机肥工厂。 据泽园有机肥厂介绍,该厂可解决牛粪、蘑菇渣、中药渣等多种农业废弃物,利用肉牛粪便钵发酵技术,全天候解决牛粪尿发酵无害化,5、6天即可加工,以前传来的条堆堆肥需半个月发酵 丰园的生产能力是每年5万吨的有机肥料,但还没有达到那个量,现在在2万吨到3万吨之间。 因为,还不能保证生产原料牛粪。 因为希望恒都方面多养牛。 因为我们可以消化。 该厂副总经理吴东平自信地对记者说。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加上与大规模养殖公司的对接,规模养殖农户将牛粪集中运往有机肥工厂,以前不值钱的牛粪现在以90元1吨的价格购入,也产生了收购、运输牛粪的经纪人。

他说,只有丰泽园的吴东平才能在西南地区达到国家有机肥的生产标准。 农业废弃物实现无害化解决和资源化利用后,养殖场的环境问题得到处理,粪便、废水完全变成肥料。 从根本上处理了规模养殖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实现了畜禽养殖粪污零排放。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对家庭牧场来说,也可以用更灵活的方法处理污染。 年,丰都县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队伍进一步论证了全县肉牛的环境负荷量,新划定了畜禽养殖的禁区、限制区和适应区。 在包鸾町,包鹄堤地区成为水源保护地,因此被指定为禁养区,年末关闭了43个养殖场。 飞仙洞村靠近包鹄堤的几个村民小组成为禁养区,而山上海拔的几个小组是适养区,载重200亩50头牛,全包鹄町肉牛饲养栏量控制在9000头左右。 要迅速发展到一万头,我们必须控制其规模,易波说。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飞仙洞村两组,记者访问沼气工程,由当地合作社建设。 总投资340多万元,建设经费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央投资,三分之二来自合作社自筹。 这个沼气池每天能解决27.5吨粪污,产生的甲烷能处理周边两个村民群体的生活用气体,首先是烹饪和供暖。 产甲烷后的发酵物作为有机肥,不仅可以给农作物施肥,还可以种植蚯蚓和食用菌。 养殖户牛圈实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雨水与粪尿结合不污染土地水源。 他介绍说,养殖户张金威很早就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009年以后建设的牛圈包括了全套污染防治设施,以前旧的牛圈也进行了改造。

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飞仙洞村2组沼气池

去年新修的牛环是我做的实验,放黑牛,让它运动,张金威的儿子在旁边补充说。 与家庭牧场常用的栓养不同,给牛更多的活动空间会减慢育肥的过程,但能使口感更好,适应中高级市场的诉求。

17年的快速发展,从一头牛、两头牛、三头牛,到几十头牛、百头牛,从贫困中致富,一味地快速发展到环境保护,肉牛养殖户和整个丰都的肉牛产业迅速发展。

标题:快讯:丰都“牛事”:肉牛产业扶贫与环保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