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2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3月23日电(记者万志云)春风温暖,阳光明媚,万物生长。 在湖南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万坪镇杉木村,胡廷贤正和弟子坐在自家门前,用心编织土家族之前传来竹编,粗细不等,金黄、靛蓝的竹丝在指尖灵活穿梭,编织出美丽的图案。

快讯:湖南湘西:缕缕竹丝编织致富梦

制作土家族竹编是生活中常见的刀、斧等工具,从老人到孩子,这里人人都是用竹编为生的。 54岁的胡廷贤是湖南省省级非遗项目湘西竹编制作技术传承人,凭借高超的技术和大胆的创新,他将万坪镇竹编带到了全国各地。

万坪町位于永顺县北部,是远近闻名的竹编町,全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筚匠,竹编每天从这里陆续销往全国各地。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十几年前竹编一度成为夕阳产业。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变化,竹编被塑料、金属等产品取代,购买竹编的人越来越少。 胡廷贤说,上世纪末,竹编的销路越来越窄,多个计价器放弃了技术,在沿海地区工作。

在困境面前,胡廷贤选择了坚守和创新。 2002年湘西州小背篮擂台赛上,胡廷贤独霸4项大奖,这次经历展现了之前竹编流传的新市场。 原本出现在田地地头的普通生活农具,被他革新成了小背笼、茶具、包包等商品,渐渐迷恋上了游客和年轻人。 另外,他创作的大型竹编景观也出现在各展览会和城市街道上。

快讯:湖南湘西:缕缕竹丝编织致富梦

湘西竹编再次迎来朝阳,在胡廷贤带领下,当地人纷纷拾起技术,目前已有工人近200人。 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采用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每年能给当地人带来上百万元的收入。 胡廷贤说,来自全国各地的竹编订单每天都在增加,产量还不能充分满足诉求。 如果在这里勤奋工作,所有人都有机会通过竹编摆脱贫困。

快讯:湖南湘西:缕缕竹丝编织致富梦

55岁的杉木村村民李正在家里完成胡廷贤的背笼订单。 他给记者算账,4天完成背笼,可以卖600多,一个月有4000多收入。 我年轻的时候一个月能打15个篮球,但是很遗憾现在老了,手脚晚了,不然能赚越来越多的钱。 李贽说。

据介绍,永顺县目前正在探索无遗+扶贫的快速发展模式。 永顺县非遗传中心工作人员向金霞表示,湘西竹编制作技术与扶贫事业相结合,可以继承和发挥以前流传下来的技术,促进技术人员通过能力实现增收。 另外通过技能培训,可以帮助贫困者创业就业,帮助脱贫攻坚。

快讯:湖南湘西:缕缕竹丝编织致富梦

胡廷贤最近在研究民宿竹楼的制作。 我们希望结合湘西的竹编、竹雕等技艺,为纱线创造更大的价值。 胡廷贤说:“继承竹编的技术,不仅要靠感情,还必须让技术回归生活,让技术人员过上美好的生活。”

标题:快讯:湖南湘西:缕缕竹丝编织致富梦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