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吴方瑜

火车如一个奔波的疲惫旅人,缓缓驶离了山东温润微咸的海风,车窗外青绿葱茏的田地渐渐被浓重的黄褐色高原所吞噬。母亲临行前那句“青海苦啊,娃儿自己当心”的话语,如同沉甸甸的包袱压在我肩头。车轮滚滚,向着高原深处行去,去往那片陌生而又注定与我生命交缠的土地。

初入校园,陌生感若高原的寒风,扑面而来。说话声调,起落婉转如歌的当地语言,于我耳中却如闻天书。食堂热气腾腾里,我初次面对那深褐色的糌粑时,不由得悄悄屏住呼吸;黏软手感混合着陌生味道,竟让我微微皱起眉头——想象中那海边亲切的葱香饼,此刻隔着高原成了遥不可及的慰藉;而藏袍那醇厚浓烈的羊毛气息,初时也令我觉得怪异。

然而,坚冰终有融化时。记忆中的一次相遇,如高原破晓的第一缕光,消解了隔膜。那一次,卓玛见我独自坐在图书馆角落,便端着酥油茶走了过来:“喝吧,冷天里喝这个,身上才暖得起劲呢。”茶碗微烫,浓香袅袅升腾,搅动着空气,也搅动了我心中微妙的抵触与疏离。卓玛的笑容在暖意缭绕中显得格外清晰和明亮——那一刻,陌生和僵硬的语言竟像夕阳下开始消融的冰河,潺潺流进心底。

随后,我与卓玛、才让他们,情谊渐深,如青稔酒在时间里静静发酵出醇香。高原的冬天,风如飞针挟冰,刺体透骨。记起一个深夜,寒气逼人入髓,我裹着被子依旧冻得瑟瑟发抖。才让察觉了,什么也没多说,只默默起身向炉子里添上几块干牛粪,红亮火焰烘烤着冰冷,也烘烤着我的心。他憨厚地笑着:“没事,牛粪火最是暖人。”火光映着他淳朴的脸,他的笑容在暖意缭绕中显得格外真切而纯粹。窗外朔风呼啸,我们却围坐炉边,听着茶壶里“咕嘟咕嘟”的沸响,一盏灯,几个人,几颗心在牛粪火那微小却倔强的温暖里牢牢相系。

冬日漫长,雪后高原一片苍茫沉寂。我竟因不适应气候而病倒了。半梦半醒间,蒙眬看到卓玛和才让他们焦急忙碌的身影:热汤药,盖厚被,卓玛还特意熬煮了驱寒的姜汤,细心端到我唇边才离去。一碗碗汤药,一声声关切,竟让我在远离家乡的异乡病床上,品尝到了久违的、如同母亲手掌般熨帖的温情。

离情依依,终于迎来告别的季节。宿舍里,我轻轻卷起铺盖,卓玛和才让站在一旁,眼眶微红。才让猛吸了一下鼻子,拍着我的肩膀:“别忘了这牛粪火!要常回来看看!”卓玛悄悄塞给我一小包自己摘晒的雪菊:“想高原了,就泡点喝……”

火车开动时,高原轮廓在视线里一点点变矮变淡。回望窗外熟悉身影渐渐模糊消逝,心头滚烫记忆却愈发清晰——终于明白,那高原炉火的暖意,早已穿透地理的遥远和陌生的语言,融在了血脉深处。

高原慷慨地在我生命里刻下了烙印。冻僵的手脚靠近牛粪火便懂得了温暖的珍贵;纵然语言和习俗如迷雾,而人心向善的纯粹微光,从来足以穿透隔膜照亮彼此——此间所遇的炉火,并非燃烧于地理的高处,而是源于一种内在精神海拔的照耀:它教我懂得,纵使物质粗粝,人情却可精纯如金,一分热,便足以煮沸整个寒冬的坚冰。

我终于明白自己带回了什么:不是牛羊膻味与糌粑口感,而是高原以风霜磨砺馈赠的至理——人间最暖的炉膛,本不在物质的丰盈,而在于灵魂深处那份不息的热望与温柔,足以将陌生寒夜点化成家的温度

 

标题:高原炉火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cjxw/47970.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