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46字,读完约8分钟

最近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示的国产芯片龙芯3号。 人民的视觉

芯片是新闻产业的灵魂,通用cpu (中央解决方案)可以说是芯片的珠峰。 自主开发cpu很难。

在这个故事的起点上,2001年8月的一天早上,当龙芯第一代产品龙芯1号成功启动操作系统时,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和团队在中科院计算室大声欢呼。

一年后,2002年8月,中国首个通用cpu龙芯1号流片(测试芯片是否符合设计性能和功能的过程)成功完成,结束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无核心历史。

年10月,龙芯第三代解决器3a3000研制成功后,胡伟武向自己请了一天假。 在饱尝了自主开发芯片的困难之后,面对艰巨的成果,胡伟武看起来很平静。

最初的热情和豪迈渐渐消失,但胡伟武越来越觉得龙芯接近掌握新闻产业的核心技术。

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就会卖箱子,打开里面也一样

胡伟武极其看重3a3000,认为它是中国自主开发cpu的里程碑,代表中国自主开发的芯片跨越了国际通用解决器的第一个门槛。

自主开发芯片,胡伟武设想了各种困难,但道路的曲折、过程的困难仍然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2002年,龙芯1号诞生,但在流片截止日期的前几天,测试组发现解决器的1万多个触发器的扫描链未能正常工作。 如果不能立即修复,只能放弃流。 这意味着迄今为止的努力有可能白费。

没办法,小组手动绘制了改版图,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连接了触发器的扫描链。

在设计第二代产品龙芯2号时,一个电源规划问题成了困扰科研人员的心病,团队熬夜做物理设计。 那时我们没有吃饭的胃口,只在晚上乱吃了几口。 绷好线,在处理完问题之前,我和两个组员一起去一家粥店吃晚饭,感觉饿了,那顿饭竟然空了17个盘子,弯不了腰。 胡伟武说。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龙芯3号的研制过程更是一波三折。 按设计,龙芯3b机型芯片的微小性能可以领先世界,但在去年11月测试时,甚至无法启动操作系统。 原来,芯片的可测性设计部分存在逻辑错误,同样的问题同步在其他芯片上也发生了。 这个错误,给龙芯带来了重大的打击。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科研团队重新整理流程,坚持改版,调试顺利,压力测试发生恐慌,然后是死锁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修订,芯片终于达到了稳定状态。

胡伟武说,龙芯的研发过程如此坎坷,除了研发流程完整外,根本原因是团队多次自行开发核心模块,是一个很难挑战的问题。

这些问题,只要存了芯片,通常不会碰,和别人合作也不会遇到。 我们这样做是因为用别人的东西时吃了亏。 胡伟武说,我国新闻产业公司千千万万,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就卖箱子,打开里面也一样。

经过三轮的试错,龙芯继续进化。 目前,基于28纳米工艺,龙芯3号新一代产品3a4000的研发工作正在展开,有望比上一代产品的性能提高两倍,达到国际主流的中高级芯片水平。

cpu必须让人使用。 否则,再拿奖也没用。

龙芯开发于18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2001年,中科院计算课题组在技术积累阶段的那一年,成立了龙芯中科技术有限企业(以下简称龙芯中科),从研发走向产业化。 胡伟武的身份换成了龙芯中科总裁。

cpu必须让人使用。 否则,即使得再多的奖,得再多的荣誉也没用。 胡伟武说。

组织变革容易,但思想变革难。 龙芯的研发为此绊倒了。

2009年开发的3a1000是中国第一个四核cpu芯片。 龙芯团队如此掌握多核cpu开发的一系列关键技术,从逻辑上讲,下一个产品应致力于优化产品性能。 但是,当时的团队追随国际学术界的热点,过度追求多核和浮点峰值性能的单一指标,忽视了芯片共同的解决能力。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说说当时的情况,胡伟武反省了一下,龙芯中科定方向的时候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龙芯虽然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功,但在应用上与主流产品的差距越来越大。

从课题组转到企业的头三年,龙芯中科差点连工资都发了。

痛思痛。 年5月,龙芯中科结合市场诉求,尽快调整芯片研发途径:龙芯3号系列多核cpu不追求核个数,大幅提高了单核性能。 龙芯2号系列芯片不是大而全,而是根据客户的诉求来定义芯片。 龙芯1号系列结合航空航天、石油等领域的优势开发专用芯片,迅速开拓市场。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年龙芯中科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年增长57%,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出于对存储安全的诉求,日前,龙芯中科和合作伙伴推出了首款全国固态磁盘控制芯片系列产品,有望打破国外公司的垄断,进入这千亿级存储市场。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现在龙芯中科靠市场养活自己,支撑着研发。 cpu在产业化实践中发展很快,这是我们的教训,也是我们宝贵的财产。 胡伟武说。

别人不相信的话,给他看

2001年,龙芯团队开始cpu的时候,海外公司一点也不相信中国人能做到。 面对质疑,胡伟武经常说的话是,在别人不相信的情况下,给他看。

十多年后,龙芯的进步得到了业界的尊重。 国际知名半导体制造商意法半导体企业购买了龙芯某型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授权,开创了中国计算机核心技术对外授权的先例。

此时,海外某公司来访,希望通过源代码、设计过程的方法来共同开发芯片。 但是,龙芯自主开发的决心绝不动摇。

如果没有自主开发芯片的实践,我国很难消化吸收购买的技术,即使能够引进、购买升级产品,也无法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最终受制于人。 胡伟武说。

2006年,当龙芯团队要宣传龙芯cpu的应用时,很少有人相信龙芯可以使用。 业界认为,自主芯片在性能上落后于生态。 主流生态平台太强大了,创造另一个生态无异于做梦。

我们在往常的路上给他看。 胡伟武说。 经过多年的探索,围绕龙芯形成了近千家产业链,逐渐形成了基于龙芯的新闻产业体系。

目前数万人在龙芯的软硬件生态上进行开发,虽然比大平台几百万水平的开发者差距还大,但证明完全没有机会建立新的生态平台。 现在,龙芯不仅在政企办公设备上,在工业控制、石油勘探等民间行业也能看到其身影。

之所以要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现实,背后是龙芯队超越常人的付出。 设计的芯片需要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会儿。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多年来,小组在晚上10点召开例会安排任务,让芯片在晚上跑。 黄令仪是龙芯团队的老研究员,80多岁还每天在屏幕前拖动鼠标查看布局。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年,龙芯团队从课题组转型企业成立时,大部分技术骨干放弃了事业单位编制,从计算中辞职。 龙芯中科的薪酬低于该领域的水平,许多骨干曾接到百万年薪的员工邀请,但团队核心骨干基本稳定,将人生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龙芯的研发之路。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龙芯辅修了18年,预计几年后,课程基本可以辅修

是时间创新中不可缺少的变量。 胡伟武告诉记者,cpu等核心技术产品需要在试错中快速发展。 这就像爬楼梯一样,必须一步一步地走。

他说,他做着同样的芯片,其他人已经在楼上了,龙芯18年来一直在补课,几年后,这门课基本上有望可以补课。

按照计划,龙芯下课后将踏上新的台阶,未来将逐渐走向开放市场,在某些行业,将与国际主流产品进行同样的竞技。

目标不是任何一种技术或产品本身,而是主导产业体系。 胡伟武表示,迄今为止,国家支持龙芯研发和初期产业化,上马后又送来了一段时间,今后龙芯必须在市场上检测。

龙芯中科走上正轨后,胡伟武将越来越多的精力集中在企业管理上,但他怀念写代码的岁月。 回想起来,在机房里毫无旁听地写代码真是很大的幸福,很有成就感。 但是,我不应该成为龙芯迅速发展的瓶颈,应该充分信任年轻人,让他们接上杆子。 胡伟武说。 他高兴地看到,龙芯年轻人发展迅速,从第三代产品开始,许多重要工作的负责人已经是团队年轻的技术骨干。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回头看,胡伟武忘不了龙芯成长道路上的贵人。 他告诉记者,年,在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等的支持下,龙芯正式启动了产品产业化进程。 年初,在龙芯最困难的时候,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在所里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掏出了500万元支持龙芯前期研发。 相比上亿元的经费,500万元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得到了老家的支持,胡伟武觉得很温暖。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更早的时候,原计算所长李国杰院士在一家所里中层干部会上表示,计算卖铁也要支持龙芯,龙芯团队不能以任何经费理由耽误龙芯3号的研发。 因此,他在所内设置了经费不封顶的课题,年龙芯第一笔课题经费到账时,龙芯课题组已经计算了7,800万元。

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瞧,龙芯长征路的哪里只有我们队? 胡伟武笑着对记者说。

标题:快讯:把“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龙芯团队

地址:http://www.xunleidownload.com/xhxw/14880.html